025-52816006
邮 箱:328750080@qq.com
手 机:13917802777
电 话:025-52816006
地 址: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50号4幢611室
PAGE i PAGE i 浅谈动画配音 摘要: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中国第一部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的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中国动画配音也同样辉煌于20世纪上半叶。动画配音是赋予动画人物角色灵魂的工作者,动画配音的优劣关乎整部作品的质量。想要处理好动画的配音,就必须根据动画的内容,选用合适的声线,快速地进入到角色中去,实现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动画配音的历史及现状,结合中外动画配音特点,采用对照比较的方式,围绕现如今中国动画配音所存在的利弊展开一些思考,探究我国动画配音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配音;动画;产业链 Brief Probe into Animation Dubbing Abstract:Chinese animation originated in the 1920s. In 1922, Chinas first animation, Shu Zhendong Chinese typewriter, opened a pa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imation. In the 1940s, the first full-length animation of China, Princess Iron Fan, created by the Wan brothers, was released to Southeast Asia and Japan, and was warmly welcomed by people. Chinese animation dubbing was also brillia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imation dubbing is the worker who endows the soul of animated characters. The quality of animation dubbing 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work. If we want to deal with the dubbing of animation well, we mus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ound lin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animation, quickly enter the role, and realiz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sound and picture. By analyzing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animation dubbing,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nimation dubbing, this paper uses a comparative way to think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inese animation dubbing and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imation dubbing. Key Words:Dubbing; Animation; Industry chain 黄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正文 目 录 22760 摘要 1 17088 英文摘要 1 23957 前言 2 29040 一研究的意义背景、方法思路 2 128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19545 (二)研究的方法、思路 3 13020 二国内外配音现状综述 3 16797 (一)国内动画配音现状综述 3 11569 (二)国外动画配音现状综述 3 14552 三中国动画配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 4 26980 (一)国内动画配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 14826 (二)应对策略 5 198 结语 5 9749 参考文献 7 9749 致谢 8 PAGE PAGE 11 前言 近年来,虽然国产动画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相比日本等国际动画巨头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众所周知,国产动画并不是一直处于落后地位的,如,上个世纪的《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国产动画,它们的配音就十分经典,与剧情人物都相对贴切。那个时期,即便是译制片也具有相当精彩的堪称经典的配音,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令人百看不厌。之后,动画作品质量不断下滑,国产动画偏向低龄化,成为了“给小孩子看的东西”。20世纪90年代中叶,还有像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这样优秀配音机构,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即便是辽艺,对于动画配音也越来越力不从心。配音队伍的疲软,其实与动画疲软是分不开的,由于前面所述国产动画风格偏向低龄化,造成很多配音演员都不为人知,自然愿意从事该项工作的人也日渐减少,更不要说投身这项事业了。在国际上,声音艺术领域,有专门为配音演员设立的奖项,而国内却一直缺少这样的奖项设立,凸显了国内对于配音行业缺少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目前很多影视文化机构不得不利用流量效应来请明星配音,以此达到吸引受众,推广影片的效果。这样的做法无疑弱化了或者偏离了中国动画配音发展良性循环的方向,值得我们分析与反思。 动画界的巨头日本,在动漫配音方面就有很多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动画是日本的一个支柱产业,它与漫画、游戏、轻小说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近年来日本将声优(配音演员)搬上了舞台,将配音演员以一种类似于偶像的形象带到受众的面前,利用动画的火热来带动人们对声优的关注度。在每部动画作品的最后,也将声优放在工作人员名单列表的第一位,以显示对于声优的重视。 另一方面,日本动画产业发达的原因是受众不单单只面向儿童,而是形成了从学龄前儿童到成年人的一套完整的动画供应链,动画产业从受众范围来说,发展得更为全面。产业链的发达,也带动了日本的声优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仅设立了专门的声优学校、培养事务所,还设立了很多关于动画配音的活动与奖项,这也从基础上保证了日本动画配音始终保持在一定高度和水准上。 一 研究的意义背景、方法思路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另一大引擎。在中国,动漫产业又被称之为“朝阳产业”。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产业链,包含着动画在内的诸多“二次元”文化的延伸。中国动画受众广泛,其中主要的受众是青少年。而近些年来,日本也发现了中国动画市场的潜力,不断进军中国动画市场,中国动漫产业拥有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广阔的未来前景。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发展方向十分模糊,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资金方面未得到相应的支持,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体系尚未构筑等。 众所周知,动画与配音是相辅相成的,一部动画作品想要获得成功,优秀的配音就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动画配音员是赋予动画角色灵魂的工作者,配音的优劣关乎整部作品的质量。想要处理好动画的配音,就必须根据动画的内容,选用合适的声线,快速地进入到角色中去,实现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此背景之下,探究分析动画配音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研究的方法、思路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确认该论题的研究状况,收集相关影视与文献参考,进行修改与确认开题报告等相关文件,对比国内外优秀动画作品配音并参考国内外相关优秀书籍论文等,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比法、描述性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二 国内外动画配音现状综述 (一)国内动画配音现状综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动画出现于1922年。尽管近些年来,国产动画有复苏的迹象,但是仍然存在着粗制滥造、制作态度不严谨、审查制度等问题。举例来说,由于国内尚未实行分级制度,所以一些国外的游戏动画一旦被贴上了暴力、色情的标签,就很难通过正式的官方途径登录我国。同样,国内的动画作品由于不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因此动画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中国动画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在中国,引进的日本动画的播放量是日本本土的十倍之多。如今,日本的部分动画厂商也因为中国动画市场的潜力,开始逐渐重视中国受众的需求,并制作一些中国观众所喜欢的动画。 好的动画离不开好的配音。在中国,配音演员通常指以配音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职业。国内的配音演员大部分都是剧团出身,只有一些专门的高校和电视台才提供专业的播音员和配音员课程。在配音风格方面,近年来中国的动画配音开始脱离以往夸张的配音风格,逐渐趋向于自然的配音方式。 中国的动画配音在早期民族动画发展的黄金时代达到了顶峰,继而伴随着民族动画的衰弱而渐趋平庸。中国又因为它的幅员辽阔滋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地方配音,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动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国内对于动画产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动画配音的发展。 总的来说,国内的动画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且各自为战,没有一套适用的市场制度将各领域连接起来,形成动画产业链。同时,动画配音行业人才的培养尚未步入正轨,还处于系统化、正规化的边缘,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这是中国动画配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国内动画配音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发展速度相对还是比较缓慢。在配音风格上吸取了海内外优秀配音作品的经验,不再惯用以往夸张的表现手法,语气也逐渐趋于自然化。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民族动画产业还处于复兴阶段,动画配音还不够系统化、专业化,利用非专业的“流量明星”来进行配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对配音演员不够重视,民族动画产业发展疲软等问题,都制约着中国动画配音的发展。 (二)国外动画配音现状综述(以日本为例) 日本动画的发展受益于其独特的风格与文化。每个系列的作品都拥有不同的题材与特点,以此来迎合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日本动画起始于20世纪初,经过70年的进一步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主流,继而向海外市场进发。 我们常说的配音演员在日本被称为“声优”。而伴随着日本动画的逐渐崛起,声优这一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初,在日本动画刚刚起步的时候,随着大量译制片的引进,日本诞生了声优这一职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动画与漫画的产业化,为动画角色配音的声优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开始步入正规化、系统化。 日本的声优选拔十分严格,由于动漫产业的发达,日本声优行业已经形成了新人过剩的情况。在日本,许多声优都可以驾驭从儿童到老人广阔的声域,一人饰多个角色的情况也早已屡见不鲜。即便是当红的演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配音训练才可以参与到实际的配音工作当中。 日本知名声优钉宫理惠出生于日本大阪府,成长于熊本县熊本市。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知名声优,因为因带有鼻音且音调颇高,因此经常扮演好强少女角色。 钉宫理惠不仅仅是日本声优界的元老,在中国相关兴趣圈子内,也是有着极高知名度的人物。在第四次声优热潮中,钉宫理惠凭借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声线,并随着《灼眼的夏娜》、《零之使魔》、《旋风管家》、《龙与虎》等四部以钉宫理惠配音的角色为主角的动画的推出,奠定了她在日本声优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灼眼的夏娜》改编自日本小说家高桥弥七郎的同名轻小说。动画于2005年10月开始放送,是钉宫理惠的代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出钉宫理惠配音风格的作品,她凭借饰演剧中的女主角夏娜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配音风格,成为“傲娇”型动画角色配音的代表声优。 总的来说,日本动画配音的发展得益于动画产业的发展,一套完整的动画产业链为广阔的需求市场提供了发展基础。因为动画的发展,日本的声优行业得以实现系统化、产业化,日本声优的培养系统也得以正规化。优秀的动画市场引起了强烈的职业竞争,无数人都为之一搏,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由此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声优。这就是日本动画配音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原因。 三 中国动画配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国内动画配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由于国内存在审核制度等问题,国产动画制作公司无法进行所有种类的动画创作,绝大多数国漫都被禁锢在低龄化的受众层面,且没有自身的特色。 而日本动画拥有独特的风格与文化。每个系列的作品都有不同的类型和风格,以此迎合不同年龄段的受众。 其次,中国缺乏系统的、完整的配音演员培养系统,导致绝大多数配音演员都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以从事其他声音方面的工作者居多,例如:主持人、话剧演员等。而日本的声优培训机制非常完善,不仅仅拥有专门的学校,即便是当红的演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配音训练才可以参与到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基于CHL-DS-11应用平台的汽车轮毂仓储—视觉检测系统设计.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Copyright © 2025 九游(南京)娱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20155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