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2816006
邮 箱:328750080@qq.com
手 机:13917802777
电 话:025-52816006
地 址: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50号4幢611室
近日,在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德国导演汤姆·蒂克韦尔的新作《光》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电影配音的界限。一家名为“无瑕”的美国外语配音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实现了演员口型与英语台词的完美匹配。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令观众大开眼界,也为全球电影的传播打开了新的窗口。
“无瑕”创始人斯科特·曼对此表示,该技术改变了以往的配音方式,传统的配音通常需要在演员口型的基础上进行逐句翻译,而AI能够更直接地修改影像,让电影中演员的表现更加自然和流畅。对于那些想进入美国市场的海外影片来说,这一方法无疑是个巨大的利好。
而在柏林电影节更是展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西班牙电影《大重置》立足于AI技术,全片所有角色与场景均由数字生成,这样不仅大幅压缩了制作成本与时间,也打破了传统电影叙事受到的限制。导演丹尼尔·托拉多的观点更是引人深思,他认为AI技术不会取代人的创造力,反而是优化创作流程的关键工具。
然而,在享受AI带来的便捷的同时,部分从业者却对此持有保留态度。好莱坞的几位明星甚至公开表示对AI的“不妥协”,指出有些影片可能会因此失去人性化的触感。美国、英国、加拿大联合制作的剧情片《粗野派》因使用AI优化匈牙利语对白引发热议,更有影片明确标注“绝不含AI”,这足以看出AI技术在电影界的争议性。
与此同时,柏林电影节期间的讨论会也在不断倡导对AI技术的负责使用。丹麦专家索菲·维特韦兹明确表示,AI的应用不仅会改变电影制作的工具,也将深刻影响其商业模式。因此,电影制作人与AI更紧密的合作将成为必然,而如何有创意且有责任感地使用这项技术尤为重要。
在这场数字科技带来的电影革命中,业界同仁们不仅要提升技能以适应这样的转型,也要积极拥抱这份挑战与机遇。无论是影视新人还是成熟电影人,如何将AI的优势与传统创作的灵魂结合,将是未来电影行业的关键所在。
柏林电影节的艺术总监特里西娅·塔特尔也在采访中指出,尽管AI在某些方面提升了效率,但展现电影的情感与美学内涵才是核心。对于电影策展人而言,AI仅是辅助工具,并不是解决一切的万灵药。面对AI技术进步的浪潮,电影产业未来将迎来怎样的变革,不仅要看技术的进步,更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与使用这些变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九游(南京)娱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2015555号-1